新闻中心 news

嘉峪关市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24-06-22 19:18:03 发布者: 行业新闻

  原标题:筑牢高水平发展的动能支撑——嘉峪关市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纪实

  酒钢7号高炉优化升级、悬浮磁化焙烧选矿等项目相继建成,双相不锈钢、锌镁铝板材等新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的提高,西部重工3D打印绿色智能铸造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园区通过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终期验收……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一家家新投产的重点公司制作红红火火,一批批前沿技术在这里拔节生长。

  翻开一张最新的成绩单——今年1-3月,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2%,高于全省中等水准64.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5位;2022年计划实施续建、新建工业项目65个,同比增长23%,总投资165.9亿元,同比增长42%,重大工业项目数量和投资实现“双增长”……来之不易的成绩见证着嘉峪关市上下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促发展的决心与干劲,振奋起实现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奋斗目标的不屈意志。

  有了项目,巍峨的大厦才会拔地而起;有了项目,美丽的城市才会盛景如画;有了项目,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才会千帆望尽、百舸竞渡。

  正是深知项目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担当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嘉峪关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始终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水平发展的主要抓手,围绕“三地两点”功能定位,聚焦“2+6+N”产业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谋划实施了一批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结构优化的重点项目,切实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

  回顾过往,从2017年至2021年,嘉峪关市实施交通、能源、产业升级、文化旅游、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数据创新、商贸物流、房地产等领域重点项目416个,累计完成投资370亿元,推动实施省列重点项目15个,累计完成投资约57亿元。一批批大体量的项目承载希望建成投产,一批批重点项目紧随其后落地开工,雄关大地演绎出追赶超越的一幕幕“项目”大剧,蓬勃昂扬,热情活跃的项目氛围时时可闻、处处可见。

  走进嘉西光伏产业园,一排排、一片片整齐的太阳能组件方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在这里,光伏组件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经过升压送至电网,最后送到千家万户。据介绍,嘉西光伏产业园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之一,已被嘉峪关市建设成为新能源产业园区,建成、在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84兆瓦。

  光伏产业是以技术为支撑的前沿产业,发展前途广阔,而戈壁无遮无拦的阳光是巨大的优势资源。作为全省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嘉峪关市充分依托区域内光照资源富集、工业消纳能力强和产业配套完善的比较优势,着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初步建成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以嘉西光伏产业园为基地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建成、在建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884兆瓦,其中建成并网发电项目809兆瓦、在建项目75兆瓦,拟建项目1000兆瓦。入驻园区企业20户,年实现发电量11.7亿千瓦时,已上缴税金1.3亿元。2021年,嘉峪关市新能源建设规模达到1000兆瓦,2022年新增光伏项目将拉动投资提高58亿元。

  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酒钢集团等新能源装备制造链主企业产品涵盖风电塔筒、定子主轴、光伏专用智能汇流箱、开关柜、光伏专用变电站、光伏支架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设备等,形成年产15万吨风电塔筒、1万吨光伏支架、800台光伏专用智能汇流箱、5000台(套)高低压开关柜的产能。

  目前,嘉峪关市正按照“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形成百亿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工作要求,围绕打造“2+6+N”产业链集群发展及“新能源优势转换放大地”部署,以“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为突破口,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实施。

  2020年7月1日,7号高炉第一炉铁水伴随着璀璨的铁花喷涌而出,沿着铁沟流到等待已久的铁罐车内,标志着酒钢集团省列重点项目——7号高炉优化升级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酒钢集团炼铁厂7号高炉作为酒钢集团本部最大的高炉,肩负着酒钢集团近三分之一铁产量的生产任务,是酒钢集团转型发展过程中,高炉大型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尝试。

  为实现安全、长寿、低耗、环保、高效的生产目标,2019年,7号高炉优化升级项目郑重进入实施阶段,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战,7号高炉“脱胎换骨”、全面升级。自顺利点火开炉以来,7号高炉取得了许多振奋人心的成绩,获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甘肃省第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称号。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三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关键检验测试的数据实时掌握、实时感知设备传回的报警、炉内运作情况一目了然……7号高炉项目建设瞄准国内标杆企业装备工艺领先水平,应用了40余项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让有“黑匣子”之称的高炉“长出了五官”,变得“耳聪目明”。

  “三化”改造未有穷期。从“黑粗重”到低碳绿色、智能集约,7号高炉正朝着安全、长寿、优质、低耗、高效目标迈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保持良好势头,新旧动能转换提速,画出了一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上扬曲线。

  在资源消耗过快、环保负荷日重的情况下,嘉峪关市通过带领企业全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经济稳步的增长与资源节约良性互动、集约发展的新路。

  索通公司是专门干电解铝用预焙阳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预焙阳极项目作为我省201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嘉峪关市,至今已经有12年了。项目一期年产25万吨电解铝用预焙阳极项目,占地约500亩,总投资约11亿元,项目建成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项目一期运营成功的基础上,索通二期年产34万吨预焙阳极项目于2014年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0.2亿元。

  二期项目致力于打造高密度、高强度、导电性能好、低消耗的优质预焙阳极,生产的基本工艺采用了先进、成熟的技术和成果。建设规模在国内屈指可数,其中76室罐式煅烧炉和72室敞开环式焙烧炉均创造国内同行业单体最大炉体纪录。同时在各主要生产车间,工艺节点全部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对预焙阳极整个制作的完整过程的运作状况进行自动跟踪、记录、存储、管理,在线工艺优化控制管理系统集成化、自动化程度极高,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另外,索通《多品种优质预焙阳极生产的基本工艺技术》已被评定为甘肃省冶金有色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预焙阳极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已被鉴定为“整体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索通公司办公室秘书张文权介绍,生产预焙阳极的原料来源于石化炼油副产品石油焦及焦化厂的副产品煤沥青,属典型的循环经济再利用项目。公司煅烧炉、焙烧炉均采用低导热保温耐火材料,较旧式窑炉减少炉体热损失20%,实施高效燃烧控制技术,可减少焦炉煤气消耗30%以上。本着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公司利用产生的大量余热进行发电,年发电量约3000万千瓦时,可满足公司生产用电的70%,年节约标煤1.2万吨,减少碳排放2.5万吨,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利用等方面开了预焙阳极行业先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预焙阳极产业在嘉峪关市的顺利发展,索通公司计划在现有的预焙阳极产业的基础上,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实际建设一个与之配套的产业园,引进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形成产业集群。该产业园位于嘉北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为110亿元,总占地面积3143亩,年生产能力为20万吨锂电池高端负极材料、3万吨超高功率石墨化电极、4万吨长寿命石墨化阴极、1万吨环保型冷捣糊、100万个锂电池高端负极材料生产用坩埚、10万吨锂电池高端负极材料生产用箱板、200吨碳/碳复合材料等。项目计划分四期建设,到“十四五”末全部建成。建成后,将对嘉峪关市的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有一些奋斗的时间能够镌刻下熠熠生辉的金色坐标。未来嘉峪关市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战略定力”必将嵌入历史的记忆。(记者 朱玲)